requestId:688e6362c5da05.35989934.
原標題:“小農女”出山大型公仔創業:把非遺“穿”在身上“用”在生活里
2019年5月,中國紅十互動裝置字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會長梁惠玲一行赴甘肅定西考察“平面設計農女手作非遺工坊”。 魏建軍 攝
“像繡花鞋墊啥的,以前人經典大圖們喜歡買,但現在這個載體基本不用了,也就失去意義了,只能看看。FRP”甘肅定西“小龍女”祁輝說,如果繡到衣服、包包甚至很多能用得到的地方,人們還是會買。把非遺“穿”在身活動佈置上,“用”在生活里,技藝自然場地佈置也就跟著傳承下來了。
祁輝出生于定西市安定區新集鄉大南岔村,談及“小農女”而非“小龍女”時,她告訴記者:“除了提醒我是農民的女兒,不能忘根之外,也是鼓勵更多的姐妹們一起走出大山。”
2016年2月,祁輝創業成立了安定區“小農女”手作坊店,利用富余的農村婦女勞動力資源,探索大圖輸出農村婦女創業就業新模式,加工植物染、刺繡模型、布藝、木藝等文創非遺產品,實行模型統一加工、統一推廣、統一銷售,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圖為祁輝展示手工染織的絲巾。 魏建軍 攝
祁輝坦言,以前走定制路線,但定制量小,規模也做不大互動裝置,收益也很有限。如果沒有盈利點,就意味著這些傳承人的手藝不被市場認可。沒有市場,就被棄參展之不用了,也就面臨失傳。將其變成盈利的,除了讓手藝人沈浸式體驗有飯吃,也能讓傳統技藝得以延續。
后來,“小農女”手作坊店升級為“農女手作非遺工坊”,現有文創設計師1人、產品研發人員3人、AR擴增實境培訓實操講師4人、農互動裝置村傳統繡娘20人。祁輝說,以“非遺+文創”為核心內驅,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推廣,推動設計、生產、營銷模式變革,改造傳統動能,以此AR擴增實境激勵更多的年輕人返參展鄉就業,玖陽視覺助力國家脫貧攻堅,為推動貧困地區早日實現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2018年7月,甘肅省紅十字會和定西市紅十字會積極推薦“小農女”團隊參加“魔豆媽媽”創業扶貧展場設計大賽,這是紅十字系統參與電商扶貧開展互聯網資源動員的一項重要活動。在總決賽上,“小農女”團隊喜獲全國優秀“展覽策劃魔豆媽媽”稱號,并獲得中國紅十字會·淘寶公益基金提供的20萬元無息貸款項目孵化金,為當地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。
不僅如此,“電子商務創業園從2015年我入住后一直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到現在。”祁輝介紹說,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,沈浸式體驗“小農女”團隊還探索電商扶貧模開幕活動式,舉辦貧困婦女和殘疾人手工制作、電商創業就業培訓,普惠包裝盒性培訓與一對一培訓相結合,讓貧困婦女、殘疾人通過培訓創業就業,推動純手工文創產品的銷售,帶動地方群眾就業致富。
2018年,“農女手作非遺工坊”舞臺背板開展相關培訓10期,培訓互動裝置農村婦女200多人次,帶動就業40余人,其中貧困互動裝置戶20余人,戶均增收5玖陽視覺00元。形成了以“包裝盒輕資本、輕規模品牌活動、輕體量”為發展方向的“非遺文創+互聯網+扶貧”新業態。
祁輝說,載體可以改變,“鄉土味”通過再設計,加入一全息投影些新的元素,把其變為適合當代人用,既有傳統元素,又很時尚能“拿得出手”的產品。手作坊自成立以來,逐步帶領當地農村留守婦女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“文創產品”。2018年,VR虛擬實境網上交易額20多萬元,幫助農村貧困婦女脫貧增收。(記者 魏建軍)
TC:08designfollow
發佈留言